反应釜搅拌桨的种类繁多,其设计直接影响混合效率、传质传热效果及能耗。以下是常见搅拌桨的类型及其特点和应用场景:
1. 桨式搅拌桨(Paddle Impeller)
结构:由平直或折叶桨叶组成,分直叶桨和斜叶桨。
特点:
结构简单,制造成本低。
转速较低,剪切力小,混合效率一般。
适合低黏度流体(如清水、稀溶液)。
应用:
简单的均相混合、溶解反应。
低黏度液体的传热(如夹套加热/冷却)。
2. 涡轮式搅拌桨(Turbine Impeller)
结构:类似离心泵叶轮,分开启式和闭式(带圆盘)。
特点:
高剪切力,强分散能力,适合气液或液液分散。
能产生径向流,混合效率较高。
能耗中等,易形成局部高剪切区。
应用:
气液反应(如发酵罐、氧化反应)。
乳化、悬浮液制备(如化妆品、涂料)。
3. 推进式搅拌桨(Propeller Impeller)
结构:类似船用螺旋桨,叶片呈螺旋形。
特点:
轴向流为主,循环量大,剪切力低。
适合大流量、低黏度流体。
能耗低,常用于大容积反应釜。
应用:
均相混合(如溶液稀释)。
固体悬浮(如结晶、沉淀反应)。
4. 锚式/框式搅拌桨(Anchor Impeller)
结构:桨叶形状贴合釜底和釜壁,呈锚形或框架形。
特点:
适合高黏度流体(如聚合物熔体、膏状物)。
剪切力低,但能有效消除釜内死角。
转速低,避免物料结焦或沉积。
应用:
高黏度反应(如聚合、树脂合成)。
结晶、高黏度物料加热(如巧克力生产)。
5. 螺带式搅拌桨(Helical Ribbon Impeller)
结构:螺旋形带状叶片,沿轴向环绕搅拌轴。
特点:
专为超高黏度(>10,000 cP)流体设计。
通过轴向和径向流实现全釜混合。
能耗较高,但混合效果优于锚式。
应用:
胶黏剂、沥青、高分子熔体混合。
高黏度物料的传热或反应。
6. 锯齿圆盘式搅拌桨(Sawtooth Disk Impeller)
结构:圆盘边缘带锯齿,常用于高速分散。
特点:
超高剪切力,快速破碎颗粒或液滴。
能耗高,易产生局部高温。
应用:
纳米材料分散(如锂电池浆料)。
颜料、油墨的研磨分散。
7. 组合式搅拌桨
结构:多种桨型组合(如涡轮+推进式、多层锚式)。
特点:
兼顾轴向和径向流动,适应复杂工况。
可优化混合效率与能耗。
应用:
多相反应(如气-液-固反应)。
需要同时满足分散与循环的场景。
选型关键因素
介质黏度:低黏度选推进式/涡轮式,高黏度选锚式/螺带式。
混合目的:分散(高剪切)或循环(大流量)。
反应类型:传热、传质、分散、悬浮等需求。
能耗限制:推进式节能,涡轮式/锯齿圆盘式能耗高。
釜体尺寸:大容积需长桨叶或组合式设计。
总结
搅拌桨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工艺需求、物料性质和经济性。例如,纳米材料制备需高剪切力的锯齿圆盘式,而聚合物反应则依赖锚式或螺带式。实际应用中,常通过CFD模拟或中试实验优化搅拌设计。